- 李榮
- (李榮, 李荣) 唐代道士, 道教學者。 生卒年不詳。 號任真子。 綿州巴西(今四川綿陽境)人。 自少篤志好學, 才思敏辨。 唐初出家為道士, 精修道業, 成為蜀中道教名流。 唐高宗即位後, 召入京城, 長住長安(今陝西西安)東明觀。 他經常與名僧、 碩儒相往來, 談道論學, 深受佛學三論宗的思想影響, 在當時的道、 佛論爭中, 極力闡發〝本際〞、 〝六洞〞、 〝道玄不可以言象詮〞等道教義理, 成為京城的〝老宗(道學)魁首〞。 顯慶五年(660), 因故被放還蜀中。 龍朔三年(663)復召回長安, 主持道教事宜。 武則天執政後, 崇佛抑道, 李榮受到排斥, 不久逝世。 在唐代初期, 李榮是道教重玄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, 當時與西華法師成玄英齊名。 他提出〝道者, 虛極之理也〞, 不能用語言或物象來解釋, 將〝理〞提升等同於〝道〞, 作為萬物之本。 他認為〝魏晉英儒, 滯玄通於有無之際〞, 因此他〝借“玄”以遣有、 無〞, 〝有、 無既遣, 玄亦自喪, 故曰“又玄”〞, 最後, 〝境智雙泯〞, 〝能所都忘〞, 將自身心靈與外界事物全部忘掉, 就達到了至真的〝重玄〞境界。 他的思想以道家義旨為本, 吸收佛學三論宗與魏晉玄學的部分思想內容, 熔鑄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道教義理之學。 對後世道教理論和宋代理學都有一定的影響。 著作有《老子注》、 《莊子注》、 《西升經注》等, 都已佚失。 近世學者蒙文通輯有李榮《老子注》四卷, 1947年由四川省立圖書館刊行。
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. 2013.